传统节日习俗(中国传统节日日期)

admin
摘要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然后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我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另外,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二月二: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4.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6.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9.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10.腊八节:腊八节是佛教的节日。这一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称“成道节”。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是吃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红小豆,后来演变的极为复杂考究,主料有白米、黄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数十种,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干、桂圆肉、百合、莲子等,通宵熬煮,香飘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中国12个传统节日习俗有那些?

中国12个传统节日习俗分别是:

1、春节习俗,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等,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2、清明节习俗,踏青: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踏青习俗由来已久。清明期间正是春风得意、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

3、重阳节习俗,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4、中秋节习俗,赏月: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

5、中元节习俗,祭祖烧纸:

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6、七夕节习俗,斗巧:

七夕斗巧,判定斗巧者巧拙的“卜巧”方法,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输巧”、“兰夜斗巧”和“投针验巧”等几种形式。

7、端午节习俗,划龙舟:

划龙舟是多人集体扒桨竞赛,是汉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起源于江浙地区,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逝世,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习俗。

8、寒食节习俗,拜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

9、上巳节习俗,祭祀高禖: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人们通过这种巫教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因此,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10、社日节习俗,祭灶:

社日节祭灶是古代全民的盛大节日。帝王亲赴“王社”祭祀祈丰后,还要欢宴群臣。百姓则集体祭祀本村的社神。

11、龙抬头习俗,剃头:

龙抬头那天剃头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12、元宵节习俗,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

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除夕等。

1中国传统节日盘点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阳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阳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等。

另: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节气也是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2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

春节

春节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自古以来春节就有一个非常好的寓意,我们把春节寓意为新的开始,新的一年,所以是正月初一的这个时候。古时候,新年并不是正月初一,反而是四节气中的立春。

汉族人把春节看得尤为重要,我们在过年的时候会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看灯花,发红包,拜访亲戚等等,也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也会过春节,但只是形式不一样。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有寓意的传统节日,以龙命名,寓意着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庄稼能够长得非常好,又称青龙节。主要的目的就是他们希望神龙能够在天上保佑他们,所以二月二他们会把碾子立起来,认为碾子是龙的化身,是对龙的一种尊重。

还有一个习俗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就是“正月不能剃头,剃头会死舅。”因此很多人会选择在二月二日剃头,意思就是剃了龙头,图个吉利。其实正月里剃头死舅是以讹传讹的一个说法。清朝人为了纪念明人,他们不愿意剃头,是一种思旧的表现,后来思旧被后人理解为死舅!还有个传闻,说在二月二日也不能开大车,怕砸了龙腰。

冬至

古代大部分人都认为冬至是冬季的开始,特别是唐朝的时候,很多人喜欢过冬至。冬至是一个节气,有很多南方人会在这一天吃热腾腾的饺子。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就是元宵节,古代的人们特别喜欢月亮,而元宵节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代表着吉祥,人们定会在这一天庆祝!他们会去看灯会,也会吃元宵,自家人和和睦睦,预示来年团团圆圆!

清明节

也叫踏青节,是过了冬至后的第108天,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都会去扫墓或者祭祖。从周朝开始就有清明节,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不只是汉族人过清明节,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也都会过清明节。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比较古老的节日之一,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的原名是端五,古人认为五月不吉祥,而初五又是五日,所以为了避讳“五”,因此改名为“午”。有传闻说端午节是屈原设立的,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在西周初期就有端午节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各地过端午节的方式也不太相同。唯一相同之处就是在这一天都会吃粽子,不同之处就多了,有些地方的习俗是这一天女儿回娘家、插艾草、比武、吃打糕等,还有些地方在这一天要赛龙舟、荡秋天、饮用雄黄酒、吃新鲜水果等等。

重阳节

每年的九月九日即为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这个节日,后来在唐朝被正式定义成民间节日,在古代很多诗人在这一天会作诗吟曲,表达异客思亲的感受。在1989年的时候,中国把这一天也定为老人节,就是要孝敬老人、爱护老人、救助老人的意思。

除夕

农历最后一天就是除夕,除夕也叫“除终”,百姓通常叫“大年三十”。除的本义是去,夕的本义为日暮,寓意去除旧年迎接新年,所以就有了除夕之夜一说。在中国这一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个晚上都是以吃喝玩乐为主。再一个就是发压岁钱,压岁也叫“守岁”,发完压岁钱之后就开始贴门神,然后把大门关上,全家人开始通宵守岁,然后在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开大门迎财神。所以在这一天很多家庭都是彻夜不眠,过了凌晨12点之后就代表了初一的到来,于是开始放鞭炮庆祝迎新年财运。

中秋节

农历的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从唐朝开始就有中秋节,到了宋朝之后开始被民间重视,后来成为中国特别重要的节日之一。不只是在中国过中秋,在东南亚一带也有过中秋节的习俗,特别是东亚及东南亚的华侨,过中秋节极为隆重。从古至今就有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寓意以圆代表团圆,寄托着对故乡的思念,亲人之间的渴望团聚,同时也期盼家人幸福美满。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

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春节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3、清明节:清明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有踏青郊游的习俗。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的众多活动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杀菌防病等传统活动。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之夜赏月、祭月、吃月饼的传统习俗。

6、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人民在这一天争取团圆,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全家围在一起吃年夜饭。除夕夜一起守岁,辞旧迎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点燃爆竹迎新年之意。

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 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1、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 2、春节:春节,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天腊、新岁,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春节以拜祭神灵、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欢乐祥和为主要内容,是我国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3、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传统习俗包括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 4、寒食节: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有禁烟火、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 5、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和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踏青、扫墓之外,还有禁火、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活动。 6、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纪念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包括包粽子、挂艾草与菖蒲、扒龙船、九狮拜象、游旱龙、端午浴等。 7、中秋节: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等,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中秋节在我国始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同时也是东南亚和东亚各国当地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季的传统习俗主要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 8、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为了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赏秋、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等。 9、腊八节: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节日,主要的习俗包括祭祀先祖、喝腊八粥等。

我国传统节日习俗

我国主要传统节日习俗

(1)春节

春节即阴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过年,一般从阴历腊月二十三开始至次年正月十五,常用新春佳节或过大年来形容。过年(或叫过春节)相当热闹,其间包括祭灶神、祭祖先、扫房子、清庭院、贴春联、挂年画、备年货、做年饭等。全国各地节日期间的欢庆活动丰富多彩,别具特色,最热闹的是除夕夜的家庭团圆、共吃年夜饭和各类联欢活动,中国传统有守岁的习惯,直到新年钟声响过,放了鞭炮才睡。

春节第一天,小辈给长辈拜年,也从长辈那里收到压岁钱,人们贴福字、吃年糕,也开展舞狮、舞龙等庆祝活动。除夕晚上多数北方地区喜好包年夜饺子,南方地区多做年夜饭。目前大多数城市禁止放鞭炮。为了除旧迎新,人们喜按语音的吉祥比喻烧菜,如吃鱼意年年有余,吃橘子意来年吉利等,祝福新的一年日子更红火。

(2)元宵节

阴历正月十五叫上元节,这一天晚上叫“元宵”,也叫“元夜”,传统意义上它是过年的最后一天。自唐代以来有观灯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人们张灯结彩,扭秧歌、跑旱船、猜灯谜、耍龙灯,同时旧俗这一天要吃汤圆,取“团团圆圆”的意思。通常北方人打元宵,南方人包汤圆。目前城里人仍有吃汤圆、观灯展的习惯。

(3)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这一节气开始的第一天为清明节。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开始回暖,春雨绵绵、草木萌动,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人们开始春耕春种、植树造林。在清明节这一天,是我国传统的祭祀的节日。古代人们有禁火寒食、踏青扫墓、祭拜祖先的习俗,如今成为纪念革命先烈、缅怀英雄业绩、祭奠逝去的亲友家人的日子。城里人常全家相聚,带着清扫工具去墓地打扫修整,并敬献鲜花、食品或洒酒祭拜,寄托哀思。

(4)端午节

每年阴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的,富有自己特色的节日。每当端午节来临,都要按照中国古老的传统制作各式各样的粽子,许多地方有吃粽子、饮雄黄酒、熏艾叶的习俗,还要举行龙舟竞赛等庆祝活动。相传节日起源于纪念战国时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泊罗江后,两岸人民划小舟沿江打救,从此每到这日人们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作祭,以后这一活动逐渐变成欢庆的节日。(5)中秋节

每年阴历八月十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也称为“团圆节”“秋节”。人们常把这一天作为全家欢聚、团团圆圆的节日。通常各家要在这一天全家聚集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亮,享受中秋月夜的凉爽、舒适和天伦之乐。

(6)重阳节

我国阴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又叫“重九”。来自“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旧习这一天人们上山登高,佩带茱萸,以躲避瘟疫。同时这一天也是敬老节,人们吃重阳糕,向老年人祝贺。由于我国也已进入老龄化阶段,目前城市里很重视这一节日,把它作为敬老爱老日,呼吁人们关爱老年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传统节日习俗(中国传统节日日期)》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传统节日习俗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中国12个传统节日习俗有那些?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我国传统节日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