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是指哪里
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的地方。
天府之国最早指秦朝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后指成都。关中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四川的美誉,汉语成语,形容土壤肥沃物质富饶的土地。“天府”一词,今存文献首见于《战国策秦策一》中,当时的“天府”是用来形容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
天府之国指的是中国的什么地方?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7年,全市下辖20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扩展资料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 ′~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48万亩。东北与德阳、东南与资阳毗邻,南面与眉山相连,西南与雅安、西北与阿坝州接壤。距东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属内陆地带。
成都市东、西两个部分之间高差悬殊达4966米。由于地表海拔高度差异显著,直接造成水、热等气候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不仅西部山地气温、水温、地温大大低于东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间还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热量差异的垂直气候带,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围内生物资源种类繁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成都
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现多指称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的富庶之地。
秦太守李冰在成都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使成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从此被誉为"天府之国"。
也指称拥有郑国渠的关中平原。关中即秦中,是指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它自古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誊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拓展资料:
称为“天府之国”乃是因为天府原是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后来,秦朝时蜀国“省长”李冰及子二郎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再加上盆地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列四川成都避乱。六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蒋介石更是应了一句谶语“胜不离川,败不离湾”。虽然国共合作的武装力量打败了日本侵略军,但得胜的国民党政府却在最后败逃于台湾,人算不如天算。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历史上名篇《隆中对》中的名句,作者诸葛亮之所以协助河北人刘备得以称帝,恐怕也与谶语“胜不离川”相关吧。三国时候,刘备率一支打打逃逃的乌合之众,却能够保全实力,在蜀地三分天下,莫不与四川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再说近二十年发生的事情,四川民间有句话叫“要吃粮,找紫阳”,更是说明了四川的长足发展是有历史渊源的。
当今,只要四川首脑和广大四川人民能够顺应这个渊源,天府之国将仍然是古往今来的富庶之地 。四川素称“天府之国”,既有山川俊美的自然风貌:地势多样,青峰竞艳,丹壑争流;又有秀冠华夏的历史人文: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名人文豪竞相辈出。在这里,自然、人文与社会风俗多种景观相生相依,情景交融,造就了得天独厚、品位极高的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是哪里
“天府之国”是指四川省成都市。天府之国最早出现在秦朝,指秦朝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关中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出处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成都简介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辖地级市,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19年,成都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成都常住人口2093.8万人。
我国天府之国是指哪里
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是中国的成都。 天府之国最早出现在秦朝,指秦国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关中这个地方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关于成都一名的来历,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取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秦末、汉初,成都取代关中而称“天府”。 扩展资料: “天府之国”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策》,在《秦策》一章中,苏秦对秦惠王说:“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从此可见,天府之国用来指富裕肥沃且地势显要的地方。 最开始,有很多地方都享有天府之称,譬如关中(长安)、江南、京师(北京)、盛京(沈阳)、闵南……其中,又以“关中天府”和“益州天府”最为流行。 关中即秦中,是指以长安为中心的渭河平原地区。上文苏秦所说的天府就是指这里。另外,在《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中也都有将关中天府的说法。 益州即四川盆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其后的《资治通鉴》以及各版史志中,也都有此说法。 然而,到了明代,伴随着一部文学著作《三国演义》的诞生,这种局面陡然发生了巨变。 通过《三国演义》的描述,人们从心底里更乐意接受蜀地人杰地灵,不愧为“天府之国”的说法。同时,描写三国故事的各种戏剧、话本及改编本等,也都在全国盛行。 因此,当“关中天府”的说法还流传于书中谋士的口中时,“益州天府”已经突破了书本的范围,在全国上下各个阶层中打响了名号。 “益州天府”之说,至秦汉起,经历了数百年,终于战胜了各个竞争对手,脱颖而出,使成都坐实了天府之国之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天府之国
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天府之国,古称"天府之国"乃是因为天府原是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秦朝时蜀李冰及子二郎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随着历史发展,"天府之国"一词逐渐在大众层面上用以专门指代四川盆地尤其成都平原,并成为了共识和常识沿用至今,约定俗成。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天府之国是哪里(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百科知识,敬请关注本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标签:天府之国是哪里天府之国是指哪里天府之国指的是中国的什么地方?我国的“天府之国”指的是哪里?我国天府之国是指哪里我国的&quot天府之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